肿瘤治疗新技术 医术天地

  • 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

    更多移动资讯等着你

  • 抗癌故事

网聚医学资讯平台

首页
/
肿瘤医学科普
/
肿瘤前沿技术
/
肿瘤医学论坛
/
肿瘤医学文献
/
肿瘤医疗资讯
/
肿瘤名医
/
肿瘤问答
/

| TBM青年菁英专访王雄军教授 0569

楼主:阿里2022-05-20 18:02:16 只看楼主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本期专访嘉宾简介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入选2020年国家重大人才项目(青年长江)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广州市优秀专家(A证)”荣誉称号。长期从事消化道及泌尿系统肿瘤的代谢重塑与耐药,代谢产物调控的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研究,在肿瘤代谢领域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目前,在该领域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身份在发表《Nature》, 《Hepatology》,《Molecular Cell》两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EMBO journal》,《Cancer Research》,《Cell Reports》,《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两篇,和《Molecular Therapy》等权威杂志发表15篇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300,他引次数超过800。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申请专利三项,获批两项。担任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Cancer Research和Oncogene等主流肿瘤学杂志的特约审稿人。
非常感谢启超的邀请,在这个毕业季让我回顾一下科研历程,真是一下子往事涌上心头。

毕业前拍照留念(左后为王雄军,编者注)
我于06年进入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硕博连读六年半。我一直强调是六年半,主要是因为七年是规定毕业离所的极限,窘迫之情可见一斑。在这六年半中,有整整五年我都在埋头纯化蛋白,那个时候表观遗传刚刚兴起,纯化的都是与表观遗传调控有关的热门结构域,如Bromo和chromo,以及后期源自YAF9(人源为AF9)蛋白的YEATS。
这五年漫长的时光虽然没有给我带来论文发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对蛋白如何运转功能的认知。不得不说我这个人还是比较后知后觉的,也比较乐安天命,因此也能够一直做一些比较不够exciting的课题,俗称熬得住。
13年初毕业后,我博士后进入上交大医学院秦樾/侯照远教授团队进行酶学与信号转导的研究。当时秦老师刚刚从美国回来,课题组欣欣向荣,我主攻受体翻译后修饰和信号转导方面研究。
在好兄弟乔云波帮助下,我们建立了LIFR的翻译后修饰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功能检测系统,最后将研究论文发表在《Cell Reports》,此时已是17年初,是我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关翻译后修饰与信号转导研究的好工作(确实不错,此处需要掌声)。
当然,作为一个博士后我同时还承担了秦老师另一个重要课题的酶学检测工作,这个课题最终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在此特别感谢秦老师,在一轮博后近三年的时间里,培养了我在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让我逐渐认识到科研的魅力所在(对,我确实是在做博士后的阶段,才懂一点点科研)。
由于上述课题都离不开大分子质谱,因此一轮博士后结束,动了要回生化细胞所的念头。此时的我已经32岁,属实大龄。在找一个工作躺平和继续一轮博后之间,我咬咬牙还是选择了继续博后。要说的是,那个时候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博后工资远远低于现在,所以现在做博后的小伙伴还是比较幸福的。

2017年4月杨老师组春游(左二为王雄军,编者注)
16年初回到生化细胞所,来到了杨巍维研究员课题组,开始做酶学与肿瘤代谢。很有意思的感觉,就像从来没离开过一样,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平台,科研工作也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对于科研工作者,黄金时间往往是25-35岁的时光,而我足足用了7年,才明白时间宝贵的道理。于是我在生化细胞所夜以继日地实验,以一个高龄博士后的身份充满着热情工作(热情会燃烧脂肪,那时候体重一直维持在128,很棒的数字)。苦心人,天不负。三年半时间,即2019年下半年我们就完成了《Nature》和《Molecular Cell》各一篇。
这两篇文章的特点在于转换思路,从而异常信号驱动代谢重塑,转换为异常代谢通过蛋白修饰驱动信号转导,真正意义上展现出代谢在诱发肿瘤发生进展的主角身份。在这里,必需充分地、饱含热情地对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科研平台和二轮博士后导师杨巍维研究员说一声谢谢。
为了担负起养家糊口(特别是新晋奶爸)的重任,事实上我于17年底,就来到了广州大学,开始了作为独立PI和配合杨老师搞科研的双重身份。为了不和杨老师的研究方向起冲突,同时完成学校考核,我把博士期间做的工作,即YAF9,去掉了Y(Yeast),在广州大学做起了homos sapiens AF9的功能,后续也发表了《Molecular Therapy》、《Hepatology》等研究论文。有意思的是,乔云波教授(好兄弟再次以广州大学同事身份出现)也做了AF9在人胚胎干细胞中的功能及机制,我们合作发表了一篇《Cell Discovery》。

努力完成试验到40岁的誓言
而今,独立建组已经四年有余,组内副教授讲师三名,博士后三名,硕博生十一名,马上第一个硕士生也即将毕业
在这期间,我拿到了教育部的人才项目;我们也从无到有,集齐了分子生物学平台、细胞分析平台、高内涵筛选、显微注射平台、表型分析平台等科研设施;在这期间,我努力扮演着学生成长成材路上的杨老师、秦老师、侯老师,搬走这一路上的“绊脚石”。每当我倾听着学生内心的渴求与困惑,就像不禁想起当年的自己,感慨且动容。

热火朝天开组会
另外,最开心的还是在广州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疫情当下,小伙伴们的科研工作仍然是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因此即便身处起步阶段在广州大学,我们仍然有信心做出一流的科研。
最后,感谢肿瘤标志专委会,让我有机会倾诉这样波云诡谲的科研经历。

2022 CSCO指南 来了…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声明:亚西亚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者相关专业人士
使用“←” “→”快捷翻页
作者: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请遵守亚西亚健康网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